“掺假管”真得管

自来水和每个家庭都有关系,它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它重要的品质就是卫生和安全,要保证这一点,水厂净化是首要环节,但却不是惟一环节。干净的自来水到了用户家中也有可能再次变得不干净。要保证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重视,那就是输送自来水的管道。那么,市场上的水管质量如何呢?央视记者进行了调查。
央视记者走访了上海、北京等地的建材市场,以一种直径200mm的自来水水管进行询价,商家卖的价格都不一样。商家说商家1: 69块5毛8一米。商家2: 80块一米。商家3: 79块5毛2一米。
按照这样的价格计算,这些自来水管大概一吨是九千多元至一万多元,但是生产这种自来水管的原料聚乙烯,目前的价格却要一吨一万三千元左右。水管从原料到商品,中间要加入加工费、税收、运输等不少的成本,怎么销售价格会比原料还便宜呢?
商家说:那这个我不去研究的,这是厂里的问题。
为了搞清楚塑料自来水管市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央视记者前往管道比较集中的产地之一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进行调查。
我国目前自来水管网主要由水泥管、铸铁管、钢管和塑料管构成,其中塑料自来水管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2012年新增的自来水管道当中,塑料管占据了其中的一半。
七都镇生产塑料管的历史由来已久,镇上现在大约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管子厂。走进七都镇,车上拉着,路边堆着各样的塑料管,生产厂商的广告随处可见。
央视记者走进了一家没有挂牌子的工厂,一袋子原料刚被放进料斗当中。走近一看料斗里的原料五颜六色,经过搅拌被加工成自来水管。
自来水管直接接触饮用水,国家对此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按照规定,生产自来水管的原料是白色的高等级聚乙烯或聚丙烯颗粒,这个厂家的原料怎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呢?
据厂家介绍,这些所谓的回料其实就是回收塑料,按照相关规定,回收塑料是不能拿来做自来水管的,但是在七都镇用回收塑料做自来水管的还不止这一家。另外一家叫做明月管业的厂家经理说,使用一半新料一半回料,没有事。
据老板介绍,他们用料的配比是三包回料,一包新料,厂子的销量还不错。
在另外一家规模庞大,号称中国管业十大名牌的大型管道企业--联洲管业,厂家也承诺可以按照客户需要,量身定制新料与回料的比例。
联洲管业经理说:108块一米,我们是百分之百纯新料,不能掺回料的。但我也实话实说,我也掺,二八的。那么价格可以便宜一点。
这位经理还带央视记者参观了颇具规模的工厂,厂里面堆放着各种规格的塑料水管。这些直径500毫米左右的上水管,一般用来做市政自来水管网的主支线管,200毫米左右的是接入普通居民小区的次支线管。自来水管网是个相互连通的封闭网络,只要其中的一段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一片区域的水质。
在七都镇使用回收塑料生产自来水管已经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为什么这些厂家都用回料做管子呢?一位业内人士说,做管子全部用新料怎么行,肯定要用回料的,我们这里200多家管子厂,都是用的回料,新料用的很少。这么大的管子用新料谁能吃得消,怎么跟人竞争呢?
在央视记者随机走访的十几家自来水管厂里,各家用的回料都不一样,种类纷杂,回料的价格也从五、六千到一万元不等。五颜六色的被称为粉碎料,黑色的被称为拉皮料,而发青的被称为青桶料。粉碎料是用回收塑料水管粉碎而成,比较容易辨别。其他的回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呢?
被称为拉皮料的回料是废旧电缆剥下来的皮。
这些电线被拉到这里,用机器先进行粉碎,然后再卖到造粒厂。通过机器,塑料粉末加工成了拉皮料粒子。
拉皮料造粒厂老板说:上水管我告诉你,可以做的,这个料加进去,表面的光洁度很高的,看上去很漂亮,人家都在用的,肯定赚钱了。
在镇上的另外一家工厂,生产的是被称为青桶料的回料粒子,机器里冒着刺鼻的气味。
央视记者又找到了一家给青桶料粒子厂提供原料的供货商。院子里堆满了各种盛过化工原料的青色塑料桶。在这个院子里除了大量的化工桶,还有成袋的医疗垃圾,有医院里用过的输液瓶和输液管。
这些化工桶和医疗垃圾经过简单清洗、粉碎后被送到回料厂,终被生产成人们天天都要接触到的自来水水管。
央视记者在七都镇随机走访了十几家企业,除了一家以外,其他家都在公开用回料生产自来水管。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大量、长期存在呢?其中的一个工厂老板说,这些厂子开在村里,对当地的经济做出贡献,有关部门来检查的时候也就是走走形式。
央视记者将了解到的这些情况反映到吴江区的相关部门。工商部门说,这个责任不只在工商这边;质检部门说,如果发现问题他们肯定会和公安部门一起从重处罚;而卫生部门说,如果举报有几百家,让记者写一下就行了。
截至目前,七都镇的这些自来水管厂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查处,依然在正常生产。除了七都镇,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地区生产的自来水管,使用的原料大同小异。
我国每年的塑料管道产量达到1200万吨,而塑管行业的产能却达到了2500万吨,而且每年还以超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能过剩并存,再加上进入门槛低等原因,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中npv 料加工工业协会管道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杰说:我们一个行业的悲哀是塑料管道的购买者,往往并不一定是使用者。
购买自来水管的消费主体是工程承包商,一些承包商关心的不是质量而是价格,只要工程验收能够合格,价格是越低越好。
自来水水管埋在地下,一旦安装就很难检测,一般自来水水管的使用寿命是50年,劣质水管将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而且很难被人们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职能部门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行的质量检测机制下,一些掺杂、使假要拿到合格证也并不难。
自来水管掺杂、使假已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买卖双方其实是“周瑜打黄盖、联手在行骗”。他们这么干首先是受暴利驱使,同时水管埋在地下,掺假也不易露馅;但不易露馅却并非不会露馅,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发现这个问题并不困难。生产和使用环节都有规章约束、也都有方法检验,查处是否有力,关键要看是否有心。每条“管”线都连着千家万户,能不能管住这些管道,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